Loading

北方文藝復興的畫中有話 Iconography and Symbolism in Northern Renaissance Art

許多人覺得古典藝術深奧難懂,或是無聊乏味;但是許多畫作,特別是受北方文藝復興影響的作品卻充滿玄機:在表面上看似平凡無趣,其中的細節卻充滿玄機,更有許多作品至今仍讓學者摸不著頭緒。本篇會介紹一些常見的暗示,並帶出南北文藝復興的異同與影響。


北方文藝復興

一般常聽見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指的是義大利佛羅倫斯在黑死病後,人文主義興起帶起的一波社會改革,其中以藝術最常被討論。文藝復興藝術的特色可以簡單歸類為兩大重點:作品的立體感與以人為本的命題(motif)。因此,文藝復興之後的作品中的人像相較於中世紀更為寫實,也會出現基督宗教之外的主題,人與人的情感在各種命題下都表露無遺。

北方文藝復興(Northern Renaissance)則稍晚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發展於商業興盛的佛蘭德斯地區(Flanders,今日比利時一帶),相較於其他歐陸地區擁有更多文化交流的機會,由哲學與神學為主的學者帶起的人本意識跟上了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風潮,發展出了自己的文藝復興,更繼續往歐陸發展,影響了今日的德國地區,間接也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而相較於義大利的地理位置,被稱作北方文藝復興。


過度享樂的暗示

就命題而言,佛蘭德斯畫派相較於文藝復興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風俗畫。義大利藝術家總為貴族與教廷服務,佛蘭德斯地區的繁榮景氣則造了鈾商人組成的經濟階級。生活小有餘裕的中產階級也會以畫作裝飾自家,而這樣的環境促成了低地地區(Netherlands,今日荷比盧一帶)充滿許多名氣不大的畫家,在市場售畫接案,並以平民或中產階級為主題為主;好比現在富有盛名維梅爾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眾多藝術家之一。

除了城市中的平民外,許多知名的北方文藝復興大師也以鄉下人為主題創作,而畫中的人們多半在狂歡或飲食。然而這樣的描繪充滿諷刺與警示意味,而非平等或善意。

鄉下人的放縱雖然在畫家的筆下看似靜態純樸,其中的許多物件卻充滿深意,個個象徵著不同類型的縱慾。

畫中最常見的縱慾類型就是暴食與色慾了。

暴食的符號不難理解,通常以酒館或家中正在烹煮的大型鍋爐代表,或是鄉下人大口喝酒的形象也是常見的象徵。

色慾就充滿各式不同的隱諱圖樣了。現代人最容易理解的大概就是生蠔了(許多畫作也會使用淡菜等其他貝類);另外,以物件外貌為暗示的還有蘿蔔等根莖類植物,配上暴食的主題可說不突兀也不維和。而許多動物在這類時候也會被作為色慾的象徵:犁田的公牛因為「播種」的工作被視為色慾的象徵;田野間的公雞則延續著希臘文化變成情色的代名詞;籠中之鳥則因為視覺形象暗示著青樓與買春的意思。

Pieter Aertsen (1560) Peasant by the Hearth, oil on oak 畫中描繪農村中的日常景象。僅有四人卻有三大鍋湯,黃衣男子渴求更多酒;女子看似在幫忙烹飪,紅衣男子的手、吃完的淡菜、後方櫃子的胡蘿蔔卻暗示著淫穢的氛圍。


Pieter Aertsen (1552) The Egg Dance, oil on oak 畫中描繪農村的娛樂場景。四散的食物、高舉酒杯的男人都是縱慾的象徵,跳舞與演奏樂器的人們更增加了畫面的混亂與吵雜;畫前的男子另一隻手放在一旁女子的右胸,地上四散的食物再次顯示了Aertsen擅長的暗示:以貝類象徵後頭年長的女子提供性服務的內幕。後頭的門邊卻還有父母攜子前往。

Frans Huys (1550) The Lute Maker, print畫中描繪一男兩女在演奏樂器,後頭有一對母子在門邊準備加入。然而手上的琴因為形似女子陰部而象徵著此處的青樓事業,門口的鳥類動物也暗示著這看似和諧的畫面充斥著性產業交易。


含蓄的美德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物件擁有正面象徵。好比說犬隻通常代表著忠誠,常出現在婚姻等命題中;綿羊則因為宗教因素被視為純潔的;蘋果、橘子等核果類水果(stonefruits)則常與東方一樣意味著多子多孫的期待。

關於宗教的暗示也不少,宗教畫中,個個聖人都有與其生平相關的對應物件作為代表:如聖彼得常以手握鑰匙的形象出現,引自於聖經中基督將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的敘述。

色彩也是被大量運用的主題:盎然生機的綠色代表著希望、藍色則因為當時製作的染料成本高昂被視為高貴的顏色、無瑕的白色被視為純潔的顏色。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1533) The Ambassadors, oil on oak


充滿線索的世紀之謎

儘管佛蘭德斯畫作多數擁有明確的人物或物件,也充滿暗示性的物件,卻仍有許多世界巨作至今仍充滿謎團。著名的《阿諾菲尼的婚禮(The Arnolfini Portrait)》是荷蘭畫家揚.范.艾克(Jan van Eyck)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畫中描繪儀式中的一對夫妻,家中的許多角落充滿不同的物件,暗示著兩人之間的關係;然而從二十世紀起被認為描繪喬瓦尼.阿諾菲尼與其妻的證婚儀式,到被懷疑是夫妻權力移交的象徵,二十世紀末更有人提出畫中兩人甚至不是喬瓦尼夫婦而是喬瓦尼的親戚與其妻,至今在藝術史學界仍然沒有共識。

Jan van Eyck (1434) The Arnolfini Portrait, oil on oak

而這樣的謎團與隱晦的暗示不僅是佛蘭德斯作品的一大看點,也正好顯現了南北文藝復興的不同。義大利作品對於情慾值觀奔放,佛蘭德斯則以精神為主,將情感與對人的描繪藏在背景的細節;不過,人文主義以人為本的命題則不分南北的在命題與細節中展露無遺。而在不久後,不同於兩地文藝復興時期兩方的角色,北方文藝復興帶來的宗教改革將會以戰爭的形式牽動全歐,而南方的作品則會發展成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寧靜的席捲全歐,帶來藝術的全新樣貌。




Reference: 

Christie’s. Frans Huys (circa 1522 - before 1562) after Cornelis Massys (circa 1510-1557). Retrieved 16 August 2021 from https://www.christies.com/en/lot/lot-5395571 

Panofsly, Erwin (1953). Early Netherlandish Painting: Its Origins and Character. Cambridge, MA: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Silver, Larry (2006). Labor and Leisure: the Peasant. Peasant Scenes and Landscapes: The Rise of Pictorial Genre in the Antwerp Art Market.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t. Clair, Kassia (2016). The Secret Lives of Colour. London: John Murray.

The National Gallery.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 The Ambassadors | NG1314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Retrieved 16 August 2021 from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hans-holbein-the-younger-the-ambassadors 

The National Gallery. Jan van Eyck | The Arnolfini Portrait | NG186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Retrieved 16 August 2021 from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jan-van-eyck-the-arnolfini-portrait 

The National Gallery. Reconising Saints: Keys. Retrieved 16 August 2021 from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learn-about-art/paintings-in-depth/painting-saints/recognising-saints-objects/recognising-saints-keys 

Wikipedia. Pieter Aertsen. Retrieved 16 August 2021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eter_Aertsen 

Wikipedia. The Egg Dance. Retrieved 16 August 2021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Egg_Dance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
View on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