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ony交響曲一詞可以拆成 sym= together, phon= sound。Symphony一字可以從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同時演奏出聲音的音樂。這個詞彙的字根最早可追溯到希臘文Symphonia,拉丁文Symphonia以及義大利文Sinfonia。Symphonia在希臘文的意思是控制聲音及改編聲音。
在早期的使用中symphony一詞指的是,例如揚琴,手風琴,以及小型豎琴等等非monophony只能發出單音的樂器。 在1500年到1600年這個術語開始出現在許多作品的標題,例如Giovanni Gabrieli(加布里耶) Sacrae Symphoniae (1597),Lodovico Grossi da Viadana(維亞達納)的Sinfonie musicali, op.18(1610)以及Claudio Monteverdi(蒙台威爾第)的 Orfeo 歌劇(1607) Sinfonia from Atto Terzo。
在巴洛克時期symphonia以及sinfonia等詞彙開始被大型的器樂曲目有所掛勾,像是operas(歌劇)、Oratorios(神劇)、Sonatas(奏鳴曲)、以及Concertos(協奏曲);歌劇及神劇中的sonfonia或義大利序曲(Italian overture)在1700年開始慢慢發展成三個部份的結構,也就是後來深深影響後世奏鳴曲及交響曲的三部分快慢快格式。第一部分是以快節奏展現首要的主題,再來第二部分的慢板對比,還有第三部分的快板結尾。
對於overture(序曲)而言,其擔綱的角色在早期都是屬於配角的部份,序曲通常存在於歌劇及神劇的開頭,其設計目的其實不是包含在主要的節目(program)中,而是做為一個開場及過渡時間的音樂。在古時候歌劇的開場通常觀眾都是零零散散的入場而在歌劇開演之前會有好大一段空窗時期,這段時間樂隊會演奏序曲來度過這段時間,一方面告訴觀眾歌劇即將開始,也給已經入座的觀眾暗示以及提供一些第一幕即將上演的訊息。在巴洛克晚期,作曲家會有目的性的將整部劇的調性盡量地涵蓋在序曲裡面,而非主是第一幕。然而,序曲的存在這時的存在仍然只是服務歌劇的工具而已。就像一部舞曲組曲(dace suite)的前奏曲(prelude)一樣的存在。
在巴洛克時期小交響曲(sinfonia)、交響曲(symphony)被交替的應用,韓德爾的彌賽亞(Messiah)之中序曲用到交響曲(sinfony)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此部序曲最著名的地方便是使用了開放式的法國風格,在開場使用了許多附點音符,並有多次的轉換,也加入了許多對位(contrapuntal section)的元素,其他許多同類型曲風的交響曲通常還會搭配一個穩固的節奏行作為結尾。
加一個轉折到義大利序曲的開頭義大利序曲(Italian overture)最重要的例子就是採用了快慢快的三節奏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史卡拉第(Scarlatti)的葛莉賽達(Griselda) op.114(c.1721)歌劇。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義大利序曲的三部分結構成為了獨立大型的器樂曲目,雖然相較於之前的序曲更具有獨立性以及擁有更大型的編制,但仍然沒有擺脫服務歌劇的目的。
威廉拜耳(William Boyce)的A大調交響曲 作品2(symphony in A major op.2 #2)是最早且完整的交響曲,此部交響曲有著足夠的獨立性,並且擁有自己的實體。雖然他仍然是有著服務其他目的的性質。威廉拜耳總共寫過八部交響曲,交響曲一號到五號使用的是義大利序曲型式,而六至八號則使用了法國風格(慢快慢)。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巴洛克晚期,許多作曲家已經逐漸脫離巴洛克時的既有風格,開始加入如阿爾貝提低音等作曲手法,但是威廉拜耳這個時期的交響曲仍然執著於巴洛克時期作曲手法,像是數字低音(figured bass)、延展手法(fortspinnung)、並主要透過和聲來進行創作,而不是與我們後來中所週知的奏鳴曲式透過對比的主題,發展部(development)及再現部(recapitulation)的調性及主題進行創作。
Reference
Burkholder, J. Peter, Donald Jay Grout, and Claude V Palisca. 2014.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
Horton, Juli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Sympho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